92 lines
12 KiB
TeX
92 lines
12 KiB
TeX
% !TEX root = main.tex
|
||
%\chapter{政策建议}
|
||
|
||
|
||
%\section{学科发展政策建议}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加强软件理论、程序设计语言、系统软件等基础领域的研究。加强面向泛在计算的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性研究,以领域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原理与高效实现为核心,以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化和互操作性机理为重点,通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研究,有效而深入地解决计算泛在和多样性,应用复杂性和安全性等带来的新挑战。推进对以“连接协调”为核心的新型体系结构下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模型和机理的研究。研究如何为各类新型异构资源建立适当抽象,并按照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度。研究操作系统和运行平台如何充分发挥其“元层”支撑作用,有效驱动和实现“信息-物理-社会”空间的协同持续演化。
|
||
%\item 加强面向国家重大新型领域的全栈软件系统和工具环境的研究。国家重大新型领域涉及物联网,生命健康,军事国防等,需要加大面向领域需求的程序语言、开发方法、支撑运行环境和工具链的研究与开发。
|
||
%\item 加强面向生态持续的复杂系统软件工程和价值保证研究。推进以人为中心的软件价值的研究和规范。面向泛在计算场景下的软件价值,包括普适日常应用和安全攸关应用,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带来的突破使用质量的新的软件价值,并建立相关约束和规范,包括提示用户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智能软件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实施办法等。推进对大规模代码和项目的供应链和生态行为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个体如何认知复杂项目和生态,群体如何高效高质地协作完成各类软件活动相关的任务,涵盖公司、个体开发者及用户在内的广泛社会力量如何围绕软件构建可持续性演化的生态系统等。
|
||
%\item 加强学科交叉和综合,加强跨领域研究和应用。加强各个领域、各种形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软件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措施的研究,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持续推动软件技术创新进程。
|
||
%\item 改变唯论文、唯引用的评价机制,强调软件系统和工具研发的创新贡献。
|
||
%\end{enumerate}
|
||
|
||
%\section{软件教育政策建议}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推行以“计算思维 + 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普及教育,包括软件学科核心认知能力的成长模型和规律及其知识体系、以计算思维为核心,融合创新思维的系统化认知能力培养方法和适应不同认知水平且贯穿终生的软件学科普及教育方法。
|
||
%
|
||
%\item 推行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系统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包括建立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软件学科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软件学科专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
||
%
|
||
%\item 推行以“专业学科知识 + 软件学科知识”为基础,实现复合型、创新型和跨界人才培养的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建立基于“专业学科知识 + 软件学科知识”的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和具有软件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和跨界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
||
%
|
||
%\item 开展以“探究成才规律 + 寻求理念创新 + 开发支撑软件”为 核心的教育方法改革,探索软件学科人才培养模型及规律、研究软件学科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推进群体化学习和大规模在线开放实践 MOOP,研发软件学科教育的支撑软件。
|
||
%\end{enumerate}
|
||
|
||
%\section{软件产业政策建议}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鼓励面向行业的共性软件技术创新和研发,以纵带横,促进领域特定共性软件平台和工具环境的发展。
|
||
%\item 建立以开源生态为核心、具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的群智化软件创新环境,培育健康发展的软件产业生态。
|
||
%\item 建立数据开放机制和平台,鼓励围绕大数据聚集、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大规模协作制定数据开放的相关政策,开放地理、气候、统计、环境、交通等政府数据,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以及开放的数据分析工具库,鼓励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基于此平台开展数据聚集、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大规模协作,挖掘数据蕴含的价值,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类软件产品和服务。
|
||
%\item 面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等热点领域加大投入,支持高附加值的新型网络计算操作系统和应用支撑工具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针对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等当前需求迫切且应用价值高的热点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把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平台深度普及所带来的发展契机,支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建立自主可控的新型网络计算操作系统和应用支撑工具平台,打造针对热点应用领域的高附加值基础软件产品。
|
||
%\end{enumerate}
|
||
|
||
\section{学科发展政策建议}
|
||
软件定义一切,软件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基础设施,新时代的软件四观:系统观、形态观、价值观和生态观为软件学科发展提供了方向。软件学科应以建立这四观为基本发展点,立足于网络时代的蓬勃需求,结合点与面、通与专,在基础理论、软件应用模式、新型软件价值和软件生态行为方面不断创新,继往开来。
|
||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将软件工程扩展为软件科学与工程学科。并建立通识、专业、跨学科、继续等多层次的终生教育体系。
|
||
|
||
\item 大力加强面向泛在计算的程序设计语言以及支撑环境、软件开发方法的基础性研究,以领域特定的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原理与高效实现为核心,以程序设计语言的演化和互操作性机理为重点,通过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研究,加大程序设计语言的支撑环境和工具链的开发,从而有效而深入地解决计算的泛在和多样性,软件的复杂性和软件的安全性等带来的新时代的挑战。
|
||
%
|
||
\item 推进对以“连接协调”为核心的新型软件体系结构下的新一代操作系统模型和机理的研究。研究如何为各类新型异构资源建立适当抽象,并按照应用需求进行灵活调度。研究操作系统和运行平台如何充分发挥其“元层”支撑作用,有效驱动和实现“信息-物理-社会”空间的协同持续演化。
|
||
%
|
||
\item 重视软件技术研究和应用的价值取向和管理。软件的社会基础设施化使得社会治理现代化与软件密不可分,软件的价值观与社会治理的统一将成为重要的因素。
|
||
%\item
|
||
推进以人为中心的软件价值的研究和规范。面向泛在计算场景下的软件价值,研究各种社会因素带来的突破使用质量的新的软件价值,并建立相关约束和规范,包括提示用户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智能软件的质量标准、检测方法和实施办法等。
|
||
|
||
\item 推进对大规模代码和项目的供应链和生态行为的研究和分析。研究个体如何认知复杂项目和生态,群体如何高效高质地协作完成各类软件活动相关的任务,涵盖公司、个体开发者及用户在内的广泛社会力量如何围绕软件构建可持续性演化的生态系统等。%并进一步推进国内软件产业生态系统的建设。
|
||
%\item加强各个领域、各种形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软件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措施的研究,建立公平、公正的环境,持续推动软件技术创新进程。
|
||
\end{enumerate}
|
||
|
||
\section{软件教育政策建议}
|
||
软件教育在充分考虑知识体系和教育手段的基础上,未来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领域学科知识与软件学科知识结合,原理讲授与开源实践融合。
|
||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推行以“计算思维 + 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普及教育,包括软件学科核心认知能力的成长模型和规律及其知识体系、以计算思维为核心,融合创新思维的系统化认知能力培养方法和适应不同认知水平且贯穿终生的软件学科普及教育方法。
|
||
%
|
||
\item 推行以“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 + 系统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 问题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业教育,包括建立面向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软件学科专业教育的知识体系和软件学科专业教育核心能力的培养方法。
|
||
%
|
||
\item 推行以“专业学科知识 + 软件学科知识”为基础,实现复合型、创新型和跨界人才培养的其他学科专业教育,建立基于“专业学科知识 + 软件学科知识”的其他学科专业教育知识体系和具有软件学科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和跨界专业人才培养方法。
|
||
%
|
||
\item 开展以“探究成才规律 + 寻求理念创新 + 开发支撑软件”为 核心的教育方法改革,探索软件学科人才培养模型及规律、研究软件学科资源在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推进群体化学习和大规模在线开放实践 MOOP,研发软件学科教育的支撑软件。
|
||
\end{enumerate}
|
||
|
||
\section{软件产业政策建议}
|
||
泛在计算和“软件定义一切”使得软件产业挑战和机遇并存。
|
||
我国软件产业虽然有长足的发展,但是鉴于基础相对薄弱,还需要在下述两个方面不断加强和拓展:
|
||
一是需要为软件产业培育良好的基础环境;二是需要把握泛在计算带来的机会开拓新型应用模式。
|
||
如何能抓住时代赋予的机会,在软件技术领域实现颠覆式创新和跨越式发展,对我国实现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
||
具体来说,建议国家在知识产权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方面建立政策法规,培育健康的产业发展环境,并面向热点领域加大投入,为发展新型应用模式和开源生态加强产业政策。
|
||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各个领域、各种形态、各种应用场景下的软件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方法和措施的研究,健全决策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探索形成赋权形式、成果评价、收益分配等方面制度,建立有针对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投融资政策环境,培育健康发展的软件产业生态。
|
||
%%1)在开源政策法规方面,建议加强对开源相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建立,政府采购向开源方案或混合方案倾斜,政府主导建立开源基金会,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开源创新生态环境建设。
|
||
|
||
\item 数据开放政策:建立数据开放机制和平台,鼓励围绕大数据聚集、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大规模协作制定数据开放的相关政策,开放地理、气候、统计、环境、交通等政府数据,并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开放共享平台,以及开放的数据分析工具库,鼓励不同的组织和个人基于此平台开展数据聚集、管理、分析和应用的大规模协作,挖掘数据蕴含的价值,提供高附加值的数据类软件产品和服务。
|
||
|
||
\item 软件资产管理和共享体系: 建立国家软件资产管理和共享体系,构建基础、领域、行业软件生态,发展社会化、群智化、开源化的国家软件生态圈。
|
||
|
||
\item 发展新型应用:面向智慧城市、移动互联网应用等热点领域加大投入,支持高附加值的新型网络计算操作系统和应用支撑工具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产品推广,打造针对热点应用领域的高附加值基础软件产品和服务。
|
||
|
||
\item 培育开源生态:培育基于开源模式的公益性生态环境建设,采取“参与融入、蓄势引领”的开源策略(“参与融入”针对国际成熟开源社区,“蓄势引领”则从中文开源社区建设切入),发展开源软件生态,并以其为抓手提升我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
||
|
||
\section{TBC: 一些执行层面的建议}
|
||
\begin{enumerate}
|
||
\item 确立软件发展的优先位置,在软件学科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方向上强化科研支撑,在软件应用和产业上确立软件优先的发展思路。例如,在国家重点研发上设立软件专项,并在其他各专项中设立领域或行业软件的递增份额。
|
||
\item 机构设置
|
||
\item jm融合
|
||
\end{enumerate}
|
||
|
||
\end{enumerate}
|
||
|